查看原文
其他

普林斯顿19岁华裔学生离世,抑郁症之下谁能幸免?

视角学社 2023-06-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美国留学妈妈圈 Author fela


作者:fela

转载:美国留学妈妈圈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4月28日,普林斯顿大学2023届学生Kevin Chang被发现于密歇根州特洛伊市(Troy)不幸离世。Kevin Chang毕业于密歇根州知名私立高中DetroitCountry Day School,在普林斯顿大学主修化学及生物工程并同时攻读环境研究的相关证书。Kevin Chang是David Jo Kung Chang和May Yen Chang的独生子,他的父亲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1989届的毕业生。


这是一则普林斯顿大学的讣告,其中并没有明确Kevin Chang的死因,但在官方社交媒体主页上写道:“Inlieu of flowers, donations can be sent to help with student mentalhealth and wellness.”可以推测,这位年轻学子极大可能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选择自杀。

不久之后David Chang在回应儿子离世时透露出同样的信息,Kevin Chang深受抑郁症困扰。


Kevin Chang绝对称得上“别人家的孩子”,以最优等(summa cum laude)的荣誉在2019年毕业于密歇根州数一数二的私立学校Detroit Country Day School,12年级开始之前的暑假就曾在密歇根大学进行过一项关于水生真菌的研究,对生物工程的热爱可见一斑。

2018年,Kevin Chang与艺术家Anthony Lee合作出版了一本绘本,书名叫“Save the Bees!”。Kevin将卖书所得的800多美金都捐给了自然保护公益组织Stage Nature Center of the Troy Nature Society。


如Kevin Chang的父亲所说,这个大男孩确实是个聪慧、热心和善良的完美儿子。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的教授Anna M. Shields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印证了这一点。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国文学介绍”(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的课程中,Shields曾接触过Kevin Chang。尽管是网络远程授课,Shields教授依然对Kevin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化学及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他选择上我这门课是一种挑战,对于这一点我很钦佩。在一群滔滔不绝的学生中间,他稍显害羞,但是毫无疑问他的个性非常温和温暖。”

Shields教授也从为人父母的视角反思了Kevin Chang的不幸离世。

“我也是三个男孩的母亲,其中两个正在读大学,我见证了他们这一年来有多么艰难,他们的社交网络支离破碎,尤其是对那些在家上学的孩子更是煎熬。”

的确,疫情之下,心理健康的问题也在被放大。可不容忽视的是,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自杀率已经成为亚裔群体无法回避的伤痛。

美国女性自杀比例

美国男性自杀比例

以上数据来源:
https://www.cdc.gov/nchs/data/hestat/suicide/suicide_1999_2017_fig2.gif

无论男女,亚裔都在自杀率上远低于其它种族。但在年轻学子中却相反,比如,2007年至2017年共有9名哈佛本科生自杀,其中6名为亚裔。还有一个比较令人震惊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贝尔奖得主利根川进的18岁儿子Satto Tonegawa在麻省理工的宿舍中自杀身亡。这或许与东亚东南亚原有的价值观和家庭教育有关。我们更看重学业上的成功,我们中有很多虎妈鹰爸,我们把对成功的狭窄定义强加给孩子,人生似乎就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是懒惰的,懒惰的就是失败的,考上名校进入专业性极强的律师、医生、科学家等职业才算成功。家里的氛围是得了A-就会被贬损为未来暗淡无光,学校的氛围同样竞争得激烈紧张不敢行差一步。如此,不那么“百折不挠”的孩子难免会有心理问题。

这就是抑郁症或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来源之一:家庭或学校等环境外因影响。

而我们家长对此的应对该是,要常常回想自己在养育孩子时的初衷,是不是希望他/她健康快乐就好?那么,即便外部世界如何变迁,我们的初心不应该有所变化,鸡娃鸡到高血压时不如翻翻孩子人生之初的照片,是不是能回忆起那时自己内心对孩子最真挚最发自内心的愿景?

为什么电影《你好,李焕英》让无数人动容落泪?其中那份不改初衷的母爱正是答案,“我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我有个同学很幸运的拥有了这样理智的家长。当时身处重点高中重点班的她有些偏科,英语和语文都非常好,但数学比较差,可高三重点班的特色之一就是刷很难的数学题,为的是高考试卷中最后的大题能拿分。可这对于她来说无异于天书,每次数学课她都过得极其痛苦,自尊心更是遭到极大的打击,于是她在高三开学仅一个月内就做出了震惊全班同学的决定:转到普通班。这过程中她遭受了多少压力,她父母又有多少个彻夜难眠,我无从得知,但依据我对家乡那个小城的理解,这无异于是极为“丢脸”的行为,别人会觉得这个孩子太怂,觉得她这样在重点班呆不下的人简直“完犊子”了。可是!事实证明,她和她的父母都做了最正确的决定,她在后来的高考中既保留了自己在文科上的优势,又尽可能地在数学上夯实了基础把能答对的普通题都搞定了,最后考上了一所以文科著称的211学校。

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不要跟风内卷,或许是我们这一代父母能做的最明智的选择。

不过,令父母们比较绝望的是,有另外一种抑郁症类型更多是生理性的是内因导致的,多发于那些优秀、敏感、善良的孩子身上

与Kevin Chang类似,LukeTang也是从小优秀到大的“别人家孩子”,学业优异、数学天才、大新奥尔良地区青年管弦乐团的小提琴手,Benjamin Franklin High School的优秀毕业生并作为代表发表毕业演讲,热心公益,为市中心贫穷家庭孩子教授小提琴,同时也在教会担任教师。父母均为90年代的移民,父亲是病理学家母亲是高级金融分析师,哥哥也不仅在音乐上有造诣同时在攻读医学博士。这是一个典型的学霸级别华裔家庭,令人钦羡。


然而,噩耗打破了这个模范家庭的岁月静好。2015年9月,在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刚刚升入大二的Luke Tang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年仅19岁。

对于Luke的死,父母始终无法释怀,他们非常困惑,如此阳光开朗优秀的儿子怎么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一追问在后来片长26分钟的纪录片《寻找卢克?》(Looking for Luke)被延续,通过与Luke挚友的交谈、阅读Luke的日记,父母逐渐发现原来儿子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发出求救的信号,可是他们却没有识别到。


Luke的父母曾写下这样的话,“我们在过去两年寻求答案过程中得以了解到一些儿子当年的生活和挣扎,找到一些抑郁的迹象;回顾过去,我们忽略了他挣扎的一些表现,如果我们提供帮助或许事情就不一样了。透过参与这个影片,我们希望分享给家长、老师和学生,需要更多关注我们所爱的人。希望这个影片能够让更多人的关注到抑郁症,让悲剧不再重演。”

对于一个敏感、乐于思考的优秀又开朗的孩子来说,令他/她抑郁的问题可能不是那些外因,不是情感纠葛、不是家庭暴力或压抑,他/她很可能就是在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大脑产生了病理性的变化,从而导致抑郁症。

那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又有哪些呢?

其实无论外因还是内因,我们首先要有识别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意识,而不是忽略或者指责孩子“不够坚强”、“太矫情”,这一点对于那些看起来阳光开朗的孩子尤为重要,因为实在太具有隐蔽性。可以说,在对待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时,再敏感也不过分。像Luke Tang第一次试图自杀是在2015年4月并被学校送往医院治疗,可之后暑假到9月他去世的这几个月之间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这绝对是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失责。

以下是得到专业领域广泛共识的10个抑郁症征兆:

1.      睡眠障碍:突然改变,睡得太多或太少;
2.      失去兴趣:对曾经热衷的爱好和活动突然失去兴趣;
3.      饮食习惯改变:突然暴饮暴食或者突然厌食
4.      没有明显原因的愤怒和悲伤
5.      逐渐与朋友疏远:对社交活动缺乏兴趣,突然开始与他人隔离
6.      成绩大幅下降:情绪问题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也受到影响
7.      沮丧并贬低自己:持续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别人的批评十分敏感,讨厌自己
8.      攻击性行为:频繁打架斗殴
9.      逃避:离家出走等行为,回避与父母的交流或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
10.   自杀企图:对死亡的设想,并出现自残行为

最后用一组图来结束这篇文章,帮助我们来理解和应对孩子已经出现的抑郁症。


抑郁它总是静悄悄的来~



每个人都可能被它俘获



很多人会选择戴上微笑面具,不想、不敢让别人察觉,假装自己一切都很好~




除了你自己,谁都无法拆穿这个伪装



你看起来越高兴,别人察觉到就越难~



可是……你毕竟不能永远装下去



每个人都会有崩溃的时候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真的!



别觉得这很丢脸



但你要相信,总有人能理解,在你身上发生的一切



有人爱你,有人愿意帮助你

和他们袒露心声吧,在与抑郁斗争的路上,你不再会是一个人



你是珍贵的,你是被爱的,你不是孤单的



对这个世界多一点耐心的第一步是对自己多一点耐心~



每一天都可以是一个新的开始,和一个成长的机会



我们一直都会在这儿。


必要时请一定向他人求助。如果被诊断为抑郁症,请一定向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求助。

没有人是完美的,承认自己的脆弱,这没什么大不了。

另一方面,当我们的朋友或亲人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等感觉并不好时:我们不应该做的vs应该做的(作者:Charlotte Gomez) 


- ❶ -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 ❷ -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 ❸ -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 ❹ -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



- ❺ -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 ❻ -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 ❼ -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 ❽ -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我说



我们说



当我感觉不好时,请不要用【比较】和【规则】告诉我应该快点好起来,我更希望你可以陪伴我,倾听我底发生了什么,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孤独的面对生活。


相关阅读:

20个抑郁症休学家庭:多是优等生,也有博士后母亲,这个战场血流成河

如何摆脱抑郁?一位哈佛运动健将的自我剖析

一位精神科医生的北大观察:厌学、自杀、抑郁…是什么毁掉了我们的孩子?



作者:fela,转载:美国留学妈妈圈。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